瓦房店:直接对接企业 解决问题实打实
年初以来,大连瓦房店市纪委监委通过走企业、访群众、体验窗口单位工作作风等方式,主动了解企业和群众诉求,从源头上整治破坏营商环境突出问题。
为强化服务保障的针对性,市纪委监委在20家企业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每季度由班子成员带队蹲点到企业,“零距离”摸排问题,现场协调推动解决。同时,建立问题直报制度,监测点企业负责人与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一对一”联系,单线反馈“闹心事”和公职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截至目前,针对“直报”反映的问题,市纪委监委已督导解决大连冶金轴承厂等企业扩大经营用电增容、扩厂用地等20个“卡脖子”问题,助推企业发展。
业务内问题线索“优先办”,业务外问题“督导办”。市纪委监委坚持规范与查处同向推进,建立完善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18项,划定交往“责任田”和“高压线”,防止一抓就“躲而避嫌”、一放就“勾肩搭背”。面向社会公开举报专用电话和二维码,畅通“六位一体”举报通道,指定专室对业务内问题线索实行“优先办”、对业务外问题进行“督导办”。开展大起底、大清扫,对2019年以来的群众举报和问题线索进行“回头看”,目前已筛选出5件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由班子成员包案办理。
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责任预警、压力传导。市纪委监委坚持“督办传导”,开展违反群众纪律、工作纪律专项整治,对发现的“慢作为”“踢皮球”“和稀泥”等问题,下发7期整改督办单,督促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责任单位限期整改、建章立制。坚持“民意传导”,盯住“12345”平台梳理排查1.2万件群众诉求,对超期办结、评星较低的投诉件进行跟踪回访,推动化解率达96.9%。坚持“抄告传导”,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单位下发“两书一函”88份,向同级领导班子成员和有关单位主要领导抄告廉情4次,推动营商、公安、执法、财政等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