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风肃纪不停歇 护航发展启新程——写在大连市纪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召开之际

发布时间:2023-02-03 16:45    来源:大连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

激浊扬清树正气,砥砺奋进又一年。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领导下,大连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党的自我革命中坚守政治担当,在正风肃纪反腐中敢于善于斗争,在护航振兴发展中履职尽责,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突破新成效。

一年来,滨城大地,正风肃纪反腐不停,“打虎”“拍蝇”“猎狐”铲除腐败问题滋生土壤;清风涤荡万象更新,化风成俗廉洁雨露滋润万亩“森林”。

政治监督精准发力 坚定践行“两个维护”

党的二十大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按照“五个牢牢把握”的重要要求,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切实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过去的一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东北、辽宁、大连振兴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年挺进万亿GDP城市”和“十个新突破”目标任务,以惩治阻碍振兴发展的腐败毒瘤和作风顽疾为抓手,全面打响了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提振干部状态的总体战。

强化改革创新,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开展台账式监督,对家族式政商综合体“类门阀”、领导干部亲属“寄生性”腐败、党员干部违规建房特别是圈地建豪宅等问题深入清查整治,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

围绕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一流营商环境,市、县、乡三级纪检监察机关联动开展营商环境监督行动,聚焦政法、金融、国企、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共立案1787人,处理处分2165人,移送司法机关71人,通报典型案例47起,有效祛除营商之痛,推动营商环境之变。

利剑高悬,雷霆万钧,巡察利剑作用充分发挥。市委坚决落实巡察工作主体责任,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科学制定部署巡察工作五年规划,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全市巡察工作呈现稳步推进、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一年来,大连市委统筹安排2轮巡察,派出16个巡察组,完成对40个党组织的巡察。10个区市县党委共派出66个巡察组、巡察512个党组织。市县两级发现问题3371个,形成问题线索303件,推动立行立改问题281个。

标本兼治系统治理 有效贯通“三不腐”

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统筹把握“惩、治、防”的辩证统一关系,运用“全周期管理”方式,系统推进审查审理、处分执行、纪法教育、制度完善等工作,形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的效果,进一步突显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

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在“不敢腐”上持续加压,始终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紧盯“一把手”等关键少数,聚焦工程建设、政法系统、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先后查处马成恩、邸树军、刘达等一批重要岗位领导干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5005件次,立案3318件,处分3401人,移送司法机关94人,挽回经济损失14.84亿元,“惩”的力度不断加大、“严”的氛围日益浓厚。

在高压态势和政策感召下,全市有255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和交代问题。

在严肃查办受贿案件的同时,加大对行贿的查处力度,印发推进受贿行贿一起查工作办法,与多部门建立协作配合、联合惩戒、联合监督机制,对不当得利全面追缴,进一步拓展“反围猎”战略纵深。

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市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136人次,为155名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干部澄清正名。

2022年6月22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以整版篇幅详细报道了大连市以单聚宁案为鉴,做深做实以案促改的经验做法。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强化以案促改治本功效,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创新建立“一案七促双提升”工作机制,围绕园区工程建设、“一把手”履职用权、海洋非法捕捞、教育基建招投标等突出问题,共开展个案促改129次,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350份、廉情抄告书184份、提醒函118份。

组织案件主办人到案发地区、单位开展警示宣讲47次,有效提升惩治震慑力、政策感召力。

制定重点领域系统性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突破,一个系统一个系统治理,坚持“三责联动”、上下联动、央地联动,开展建设领域、金融领域系统性以案促改,全面倒查整改领域乱象,以“全周期管理”方式除蠹去弊、割腐生肌。一年来,全市及各地区、各部门开展系统性以案促改43次,有力促进改善大连市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

2022年4月15日,以8起“一把手”典型案例为镜鉴,协助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制作专题警示教育片《十年歧路》,强化警示震慑,做到警钟长鸣。

清风扑面沁心脾,廉洁文化润人心。

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把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工程,持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养成纪律自觉。

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行动,建设启用廉洁文化主题地铁站。市委常委班子集体参观廉洁文化主题地铁站和廉洁人生体验馆,接受廉洁文化教育。深入挖掘大连地区文化中的勤廉基因,从文物古迹、红色遗迹、名人故居、非遗技艺中总结提炼蕴含其中的廉洁理念,建设廉洁文化基地,绘制“大连市廉洁文化地图”,打造成体系的廉洁文化阵地集群,更好地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深入挖掘当地廉洁文化资源,创作推出具有时代特征、大连特色的廉洁勤政主题文艺作品,现代京剧《承诺》、话剧《老酒馆》《把一切献给党》《无风地带》《我是谁》等一批廉洁题材优秀作品陆续亮相。

始终站稳人民立场 激扬清风正气

2022年11月30日,在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十周年之际,大连市纪委监委推出《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系列视频,以小切口、微视角展示全市加强作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

回望2022,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自觉担负起勇于自我革命的历史责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韧劲,强力纠“四风”、除积弊、树新风。

紧盯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发放津补贴等“老问题”,同时聚焦“电子红包”、“吃公函”、酒驾醉驾背后的“四风”问题等“新情况”,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强化监督检查。一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开展各类监督检查、明察暗访4000余次。

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肃纠正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问题,跟进监督保障市委市政府为基层减负12项举措落地落实,坚决为基层“松绑减负”。深入治理“吃公函”“酒杯中的奢靡之风”,开展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酒驾醉驾问题专项整治,严查背后“四风”问题。一年来,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86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9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83人。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一年来,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党和人民根本利益忠诚履职尽责,始终坚持积极推进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聚焦群众关切,着眼推动处置检举举报和化解信访问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集中开展基层“微腐败”大清扫专项行动,积极回应群众关切。这一年,全市1472件问题线索全部办结,共立案38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92人,组织处理494人,反馈实名检举控告784件,推动解决诉求问题237个。

坚持以公开防腐败、促公正、赢民心。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全面推行“阳光三务”作为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新引擎。着眼深度融合、高效覆盖,市纪委监委在全市推广中山区“透明”物业做法,在甘井子区、庄河市分别试点股份合作社财务公开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近亲属从业情况公开,让“三务”公开真正走进群众心坎里。

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开展“停车难”“办证难”等“小切口”专项整治,对“12345”便民热线反映集中的燃气、供暖等问题跟进监督,全市查处群众身边腐败问题671件,处理处分756人。通过一系列专项监督和集中整治,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稳步提升。

最是榜样励初心,在围绕民生热点持续“拍蝇”“灭鼠”的同时,更加注重正面引导。2022年,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组织部开展大连市“清风干部”选树活动,用榜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带动人,基层正气更加充盈。

纪检监察机关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求,主动接受党内和社会各方面监督,以铁一般的纪律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新时代“辽沈战役”首战之年。大连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着力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躬身入局、清淤护航,在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为大连率先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