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振安区:聚焦“三资”提级监督 护好村(社)集体“钱袋子” 筑牢“防护栏”

发布时间:2021-12-13 16:23    来源:丹东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

  “你们村和企业签合同了吗?是否进行过民主议定程序?企业缴纳的租金入村委会账户了吗?”……近日,丹东市振安区纪委监委深入同兴镇龙母村走访党员、干部,面对面了解情况,查找问题。

  今年以来,振安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村(社)“三资”提级监督新模式,在全区制发《振安区纪委监委关于开展村(社)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提级监督暂行办法(试行)》,采取教育引导、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以案促改“闭环”工作模式,针对全区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社“三资”管理情况,贯通融合“四项监督”,实现线索管理提级、监督检查提级、案件查办提级、教育引导提级、以案促改提级,全面启动提级监督。

  “我们重点发挥协作区作用,聚焦村(社)集体‘三资’管理人员廉洁从政从业、集体‘三资’管理处置、小微权力运行和职能部门履职情况,开展联合监督、联合办案。”振安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充分发挥“室组地巡”联动监督优势,力量下沉、监督下沉,对发现的问题直查直办,有效破解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题。

  为提升监督的针对性,振安区纪委监委年初分别形成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信访举报、审查调查情况分析报告,拟定《年度监督工作方案》和《提级监督清单》。一方面探索创新,通过数据对比查线索,排查信访举报、职能部门移交、大数据监督转交等方式搜集的问题线索,比对上一年度村(社)集体“三资”变化、涉农财政补贴资金、项目下拨、各村(社)建设用地使用等情况,形成问题清单;另一方面直插基层、顺藤摸瓜找问题,围绕信访举报、排查对比发现的问题和线索,采取与党员、群众交谈,查阅账目,实地查看等方式开展“蹲点式”监督检查,了解群众诉求,进一步确定问题和线索。

  此外,巡察机构对村(社)集体“三资”管理开展延伸巡察,并结合“小切口”专项监督,全方位、多角度开展监督。同时探索推行审查调查“1+9”工作机制,合力推进“提级监督”工作提质增效,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建设。

  截至目前,共开展监督检查24次,发现问题33个,涉及问题线索22件,立案18件,已处理处分14人,下发监察建议5份,整改问题11个,挽回经济损失79万元。

  下一步,振安区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化村(社)集体“三资”提级监督工作,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护好村(社)集体“钱袋子”筑牢“防护栏”,以精准有力的监督护航乡村振兴,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