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用好“加减乘除法”当好市场准入“监督护航员”
丹东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深入贯彻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精神,立足职责职能,聚焦优化市场准入服务,不断深化政治监督,统筹运用“加减乘除法”,督促市场监管部门切实提升为企服务水平。
在优化政务服务上做“加法”。督促市场监管部门创新理念,靠前服务,以实际行动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市场准入服务。一是推行市场准入“许可管家”模式,随时跟踪行政审批发出的各类许可证书的有效期限,在许可证到期前及时电话提醒办理延续,避免因许可过期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今年以来,已提醒市场主体45家。二是成立“服务重点项目工作专班”,推出专职全程代办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跟踪服务等服务举措,为重点项目提供全方位、全过程、零障碍便捷服务。今年以来,共帮助重点企业办理业务63笔,提供咨询服务180余次。
在简化审批流程上做“减法”。聚焦打造“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的清爽营商环境,督促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推行“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持续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少企业往返次数上下功夫,目前已将行政许可事项平均环节数由2.41个压缩至1.42个,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材料数由5.82个压减至4.32个,企业开办整体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
在提升登记效率上做“乘法”。督促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大数据理念,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让数据多跑腿、让企业少跑腿,以全省市场监管“证照联办”平台为依托,对市场监管领域的市场主体登记,食品、特种设备等行政许可事项实行“证照联办”,实现了事项办理流程“一网受理、一单告知、联合审批、一口发证”,大大提升了市场主体准入的服务效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3.87万户,同比增长4.43%。
在干部作风整治上做“除法”。发挥纪检监察组监督执纪的“前哨”和“探头”作用,深入开展嵌入式监督,紧盯党员干部慵懒散漫问题,不定期深入登记窗口一线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行为,对发现落实政策不力、办事效率不高、工作成效不显等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全面改善窗口服务质量,切实以干部作风转变带动窗口服务提质增效,为企业提供更优的准入服务和更好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