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顺城区:精准推动“三务”公开工作 让“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自省、市纪委监委部署“阳光三务”工作以来,抚顺市顺城区纪委监委始终把“阳光三务”作为规范基层权力运行、切断贪腐源头的有效途径,打造“三务”公开平台,不断推进监督向基层延伸,有力净化基层政治生态,让“微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
强化领导,周密部署,确保“三务”公开布局推进一体化。顺城区纪委监委按照省、市纪委监委安排部署,及时向区委汇报上级工作精神,推动召开顺城区“阳光三务”工作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限定时间节点,规划工作进度。形成了由区委、区政府统筹推进,区纪委监委监督协调,组织、民政、农业农村部门专业对口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业务指导、政策解读、监管督查,乡、村两级具体推进的工作体系,扎实有序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全区37个村10年来的“三务”数据、76个社区一年来的“三务”数据全部公开完毕。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确保“三务”公开责任落实清单化。为确保“三务”信息平台落地落实,顺城区纪委监委细化“三务”工作清单、明确部门责任清单、严把问题反馈清单、紧盯村社整改落实清单,监督各乡镇、街道紧贴本地区实际,采取“包保领导统筹抓、包保干部蹲点帮、村社干部具体录”“乡街党务、村务、财务职能部门与各村社联动推进”等多种工作模式,确保公开内容规范、不漏项,让群众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目前,省级平台已覆盖全区113个村、社区,全区设定区、乡、村三级管理员300人,发布“三务”数据11161条,其中党务数据2073条,村(居)务数据4378条,财务数据4710条。
拓宽渠道,创新载体,确保“三务”公开宣传覆盖立体化。顺城区纪委监委积极开展宣传推广工作,统一标准制作平台二维码宣传标识320块、“辽宁阳光三务”宣传海报1000张,分别设置在各村、社区办公地点、药房、饭店等人流密集地点;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利用“辽事通”平台和社区“三务”公开栏及时公开;全区新建并规范村、社区线下公开栏120余块;制作带有“阳光三务”二维码及查询方式的纸巾盒2000个,在各村全员核酸检测期间发放;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村民代表会议开展专题公开,达到宣传推介的辐射扩级效应。同时强化培训,确保村社“两委”成员熟练操作“阳光三务”查询过程,发挥各村社网格员及正风肃纪监督员的触角作用,向辖区群众教授平台操作方法,保障群众的监督权。目前,顺城区“阳光三务”注册用户达6.9万余人,反馈处理满意度100%,活跃用户率达29%。在强大的舆论震慑下,前甸镇某村党支部原书记曹某主动到区纪委监委投案自首,向组织交代了10余年前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骗取农村大额工程款项的违纪违法问题,此案正在立案审查调查中。
强化监督,统筹联动,确保“三务”运行推进高效化。充分发挥日常监督作用,对村级“三务”公开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区纪委监委形成“阳光三务”动态报告,每周呈报区委书记,通报各乡镇街道和区直相关部门;区政府大屏幕每三日动态播放各乡镇街道“阳光三务”工作实时进展,责成乡镇、街道党(工)委对工作推进滞后的村、社区约谈提醒;区纪委监委先后对工作落实不力的2个乡镇党委书记进行批评谈话、记录档案并全区通报。区纪委监委先后4次组织各乡镇街道召开全区“阳光三务”工作部署、经验交流、培训管理会议,出动纪检监察干部42人次对全区各村、社区进行专项抽检、督导,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场给予纠正,及时总结提炼经验做法。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区民政局等部门分别定期召开专题培训会议,切实加强业务指导。同时,区纪委监委将“三务”公开工作纳入基层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之中,把落实情况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弄虚作假和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确保基层政治生态风清气正。
今年以来,顺城区纪委监委通过全面推进“阳光三务”工作,有效拓宽问题线索渠道,有效倒逼干部作风转变,群众心中有了“明白账”,有效预防了基层微腐败的发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顺城区纪委监委将努力打造‘阳光三务’廉洁文化新名片,为全面加强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积极贡献顺城力量。”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