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点线面”监督相结合 筑牢廉政风险防线
抚顺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按照市纪委监委的工作部署,聚焦为全面全方位振兴营造高质廉政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以及中央、省、市纪委全会要求,始终坚持挺纪在前,把“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相结合,紧紧围绕发挥派驻机构的职能作用,认真落实工作责任,积极创新工作方法,织密筑牢监督网络,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走向深入。
2020年以来,驻市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全面推行“点线面”监督相结合,不断强化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为推动监督责任全面落实及监督作用的全覆盖提供了有力支撑,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聚焦主责,突出日常监督“点”
在开展日常监督工作中,创新监督监察方式方法,突出监督重点,推行风险点个性化提示单制度。抓住春节、清明、“五一”、端午等重要节点,事前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制作手机、电脑桌面及屏保等方式发布廉政预警提示;开展监督调研工作,重点围绕“十个严禁”进行监督,听取各单位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意见反馈,并通过约谈等方式了解工作实际,共开展廉政谈话12人次,提出监督意见3条,督促落实防范措施4项,征求意见建议7条;针对疫情期间开展的公益捐赠等活动,如市妇联组织的募集资金活动,纪检监察组主动参与指导,积极开展监督,第一时间加入捐赠微信群随时进行动态监督、指导,并助力捐赠活动有序开展,为捐赠活动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把增强纪法工作作为落实“四种形态”的基础,紧盯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前告知廉政风险点,使党员干部防患未然、止于未病,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守好纪律底线。
注重预防,构建有效监督“线”
围绕抓早抓小,结合年初制定的工作要点和日常监督提示,根据前期制定的《驻市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驻点工作办法》深入各综合监督单位进行驻点办公,开展零距离“贴身”监督工作。对驻在部门及各综合监督单位职务与职级并行、“三重一大”事项会议和民主生活会等,运用事前报备、实地监督、全程跟踪等多方位的监督方式,监督检查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及廉洁自律等情况。今年结合各综合监督单位机构改革和新三定方案实施,重新确定风险点21个,制定廉政防控措施21条,其中对监察对象26个“三重一大”事项进行全程监督,提出监督意见32条,开展廉政谈话7场共68人次,回复廉政意见67人次。
按照《抚顺市纪委监委驻市委办公室纪检监察组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廉政档案建档管理和动态更新工作。运用“一人一档”模式对综合监督单位领导干部的个人基本信息、个人性格、主要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干部任免情况、岗位职责及风险等级等方面建档“画像”,并将2020年《反对浪费、勤俭节约承诺书》签订情况、年度考核情况、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情况、日常监督和巡察发现问题、接受谈话函询在民主(组织)生活会上作出的说明或检查、纪律审查和责任追究等情况,全部纳入廉政档案。干部廉政档案涵盖了从政、用权、修身、齐家等方面的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关键处,进行精准监督,靶向治疗。今年共更新廉政档案200余份,通过动态更新和完善干部廉政档案,对领导干部廉政情况进行规范化、电子化、动态化管理。目前廉政档案已然成为干部廉政情况的“体检表”,为干部提拔、岗位调整、评先选优和责任追究提供重要依据,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存在的问题,构建廉政风险防控警戒线。
协同合作,不断拓展监督“面”
按照派驻机构改革的要求,通过以上与各综合监督单位建立的日常监督提醒、工作联系、岗位风险排查、驻点办公、廉政档案动态更新等制度,找准同向发力的切入点,与各综合监督单位有效协作互通。根据协作掌握的信息,紧盯权力运行的“关键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与各单位机关纪委开展联合监督,实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专项检查,运用纪检监察组重点检查与各单位自查自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联合监督,对各综合监督单位中管理“人、财、物”的重点部门、重要人员、重大事项,针对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进行及时干预,制作廉政风险个性化提示单。发现问题及时与分管领导沟通,提醒其履行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对于履职不力的领导干部进行严肃问责,通过问责强化责任分工、倒逼责任担当、助力责任监督,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把责任扛起来,形成党委不松手、书记不甩手、班子成员不缩手,纪委监督不放手的齐抓共管良好局面,实现责任互联互通、压力传导通畅有序,合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在问题线索处置方面,注重与市纪委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认真查处市纪委转办、交办信访举报等问题线索,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等规定,依纪依规开展工作,运用好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处理问题线索,及时召开组务会认真研判问题线索,缜密调查,规范取证。对涉及市管干部问题线索的处置过程中,积极与联系处室、案件监督管理室、案件审理室沟通商议,确保审查调查事实清楚、程序合规、定性准确,其中1件被评为全市纪检监察系统优秀案例,1件立案处置后被市纪委作为典型案例通报。运用第一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运用第二种形态精准问责,抓严抓紧,及时纠偏,为减存量、遏增量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