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太平区:突出抓好“四小” 深化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发布时间:2020-12-03 14:40    来源:阜新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

  阜新市太平区纪委监委以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结合基层镇街工作实际,不断深化细化措施,通过抓好“四小”工作,进一步强化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执纪,实现监督纵深化、全覆盖。

  广泛收集“小信息”

  “不怕事情小,就怕信息少”。太平区纪委监委结合整顿基层工作作风、侵害群众利益等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关注基层镇(街)、村(社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零散事”,指导镇(街)纪(工)委采取定点办公、联系走访、入户调查等方式,广泛收集各类群众反映信息共计300多条。一是在各村、社区设置公示板,公开镇(街)纪(工)委投诉举报电话,设置专人轮流接听群众电话投诉举报。二是克服办公场所紧缺问题,在各镇(街)设立纪(工)委专门办公区,单独设置信访接待室,加强信访投诉的保密性,认真接待群众来访。三是聘请正风肃纪监督员,在全区31个社区和11个行政村中优选党性强、素质好、公道正直的党员作为正风肃纪监督员,积极发挥“探头”作用,收集群众诉求和反映问题。四是定期入户走访村(社区)居民、联系经营业户,了解群众意见诉求。

  及时发现“小情况”

  各镇(街)纪(工)委通过建立健全接待来访机制、走访群众机制、办事人员评价机制、干部谈心谈话机制、工作进展通报机制等多项举措,及时全面掌握党员干部的工作情况,从而及早发现党员干部思想波动和工作作风漂浮、损害群众利益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50余个。一是建立协调沟通制度,镇(街)纪(工)委与镇(街)的组织、人事部门和业务科室采集廉政信息,全面掌握镇(街)、村(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家庭及组织关系等信息,摸清工作人员基础情况。二是建立日常谈心谈话制度,改变纪委“冷面孔”印象,认真听取镇(街)、村(社区)工作人员思想动态、工作落实、释压减负等意见建议情况。三是建立工作通报机制,镇(街)纪(工)委定期调度各业务科室部门工作进展情况,重点掌握涉及群众利益和民生项目资金等专项工作的进展动态。四是建立工作作风、办事服务评价机制,镇(街)纪(工)委通过办事大厅的建议簿、意见箱,公开电话投诉举报,随机采访办事群众,发放调查问卷打分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群众满意度,掌握办事人员工作作风情况。

  妥善处理“小问题”

  精准把握,分类施策。镇(街)纪(工)委根据多方收集掌握的问题和调查了解实际情况,采取建议、提醒、督促、约谈、立案查处等措施,协助镇(街)党(工)委优化工作流程,落实惠民利民政策,依规依纪查处违纪违规违法问题。一是对于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依照有关党规党纪和法律严肃查处,坚决惩治损害群众利益等专项问题,现已立案查处案件48件。二是对于轻微违纪问题,由镇(街)纪(工)委对党员干部进行批评教育,督促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累计督促改正40余人。三是对于工作程序环节存在阻滞问题,责成有关主管部门理顺工作机制,缩短工作时限。四是对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督促业务部门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对涉及民生保障等事宜进行群众监督、公示公开。

  经常敲响“小警钟”

  突出抓早抓小,把监督管理抓在日常,及时进行警示提醒,防止小过错演变成大问题,促进纪委监委工作从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转变。一是推进约谈经常化,落实对镇街科室部门、村(社区)“一把手”党员领导干部必谈,新任用党员领导干部必谈,廉政风险点较高岗位的党员干部必谈。二是强化函询督促推进作用,对工作推进缓慢、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镇(街)纪(工)委函询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协助党(工)委督促工作落实。三是用好纪律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对检查中发现的镇(街)、村(社区)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和履行职责问题下达纪律检查建议或监察建议,并强化全过程跟踪督查,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四是抓好立案查处案件的警示教育,定期召开镇街警示教育大会,警示教育党员干部200多人次,真正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做到警钟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