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城:四个聚焦 零距离做好社区“流动”监督站

发布时间:2022-11-30 14:21    来源:葫芦岛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

今年以来,葫芦岛兴城市纪委监委从抓基层、打基础入手,以社区“微治理”为突破口,不断构建社区监督精细化,探索建立首阳社区“流动”监督站,推动服务群众关口前移,真正将监督探头延伸到基层、解决在社区,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社区“流动”监督站由社区楼长、网格员、社区“两委”力量组成,实行社区纪检监督员任站长、其他人员任流动监督员的工作机制,结合社区人员流动大的实际,以百姓需求为导向,聚焦流动接访、流动监督、流动服务、流动宣传等重点内容,推动自上而下专责监督与自下而上群众监督相结合,充分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聚焦“流动”接访“零距离”化解矛盾

做实人民调解,坚持将接访重心下沉到村、社区,在处置信访件过程中将人民调解力量引入社区,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做实邻里调解,着眼源头治理,以兴城市委开展的“趟地头、坐炕头、暖心头”活动为载体,充分运用司法、村委会、楼长、网格员等力量,采取“主动下访、上门调解”的方式合力调处,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实积案化解,积极探索无理访替代方案,推动社区“两委”力量下沉化解纠纷,当面解答举报人提出的疑问,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和安抚,推动案结事了,解开群众心结。

聚焦“流动”监督,“零距离”发现问题

强化“阳光三务”监督,针对党务、村务、财务的7项任务、46项公开目录和38个公开模板内容,组织流动监督员对收集到的数据开展自查,根据公开目录及时发现问题,以有力监督督促“阳光三务”有效落实。强化“一把手”监督,注重发挥贴身监督优势,通过查看社区是否建立重大事项备案公示、列席监督重要会议等制度,近距离了解社区“一把手”及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三重一大”等制度情况,及时提出纠正意见,防范廉政风险。强化疫情监督,充分调动乡镇街道“两专三兼”和正风肃纪监督员力量,成立社区楼长志愿服务团队,发挥身处防控一线优势,协助所在社区扎实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社区治理、疫情防控,协助管理居民10万余人,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聚焦“流动”服务,“零距离”便民利企

助力推动“一网通办”。联合市营商局开展政务服务驿站建设工作,组建市乡村(社区)三级代办员队伍,拓展一体化平台网上申报覆盖面,坚持“功能设置、人员管理、事项清单、业务系统、制度管理、网络支撑”六个统一,实现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近办理”。聚焦群众诉求,破解群众痛点难点堵点,督促职能部门在社区推行“1466工作法”与“店小二驿站”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实行“一站式”服务,着力解决事项办理环节多、部门间数据实时交换共享难等问题,最大限度缩短事项办理时限,完成“最多跑一次”改革。监督推动“一窗受理”。加大“零证明”城市核验系统推广应用力度,组建市乡村(社区)三级代办员队伍,匹配权限,强化培训,实现村和社区全覆盖,让“群众跑”变“社区跑”,群众不再为证明苦恼。

聚焦“流动”宣传,“零距离”建设廉洁阵地

依托党建阵地建设,拓展社区廉洁阵地的覆盖范围。按照共建共享的思路,将党组织阵地活动场所同时作为清廉社区的活动场所,确保清廉社区建设与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同步推进。创新服务载体,激活社区廉洁阵地服务范围。坚持“掌上清廉社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利用“清廉兴城”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政府网站等多种平台载体,定期发布清廉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最新动态,不断扩大清廉社区的影响力。发挥区位优势,盘活社区廉洁文化活动内容。以基层纪(工)委为媒介,结合兴城市委“一乡(街)一品”战略定位,在社区内部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廉情观察员、廉政家风宣传员、廉洁教育培训员、廉情传递统计员队伍,开展主题鲜明的廉洁文化活动,打通清廉社区监督建设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