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三维立体”发力 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2022年葫芦岛市纪委监委营商环境监督行动综述

发布时间:2023-02-15 14:55    来源:葫芦岛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

2022年,葫芦岛市纪委监委全面贯彻落实省纪委监委营商环境监督“一号文件”精神,坚持从谋划发动、监督纠治、案件查办三个维度立体发力,以纪检监察“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圆满完成了“一年攻坚突破”目标工作任务。

高站位谋划发动 多措并举一体推进

省纪委监委“一号文件”公开发布后,市纪委监委拿出“开局即开战、起跑即冲刺”的决心和态度,全面向破坏营商环境者亮剑。高位统筹谋篇布局。市委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将2022年定为全市营商环境提升年,出台营商环境建设“1+8+2”系列文件,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暨营商环境提升年动员大会,以上率下推动提升。市纪委监委制定《营商环境监督2022年行动计划》,开展千名纪检监察干部入万户企业、政策落实督查、司法执法规范监督等八大行动。全面动员系统推进。市县两级纪委书记靠前指挥、挂图作战。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先后11次召开线上线下会议专题安排推进,各县(市、区)在常规监督基础上,针对各自突出问题开展靶向监督。绥中县开展“办证难”治理,建昌县建立营商环境监督例会制,连山区开展“法院涉企执行难”整治,龙港区实行“四步走”工作法,南票区开展“伴您监督”行动。“线上线下”宣传发动。以开展“千名纪检监察干部入万户企业”行动为契机,向全市企业宣传省、市纪委监委营商环境监督举措,全市纪检监察干部走访企业7866户,帮助企业解决问题863个,推动清偿账款2.1亿元。上线“亲清在线”“一厅一码”“扫一扫”,拓展监督形式和投诉举报渠道。

多路径监督纠治 合力清除诟病积弊

聚焦营商环境监督重点,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探索创新,以“小切口”监督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强力推动政策落实、司法执法规范。推动政府兑现承诺28条、下放审批6项、“零证明”方式办理事项近17.1万例、“一网通办”实办率75.79%。推动纠正司法执法领域不当执行27个,推动拨付逾期执行款2398万元。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营商环境监督工作推进会上作了介绍。聚焦中介服务领域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排查中介服务机构5335家,发现问题线索11个,立案查处9件,处理处分7人,将侵犯消费者权益的5家中介机构列入信用管理“黑名单”。开辟线上监督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监督,推动梳理企业(项目)信息12.5万条,利用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工作全流程可视化电子监督平台、“12345”平台等方式发现各类问题1602个,解决问题1490个。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对市公安局等10个单位党组织开展“常规+营商环境专项”巡察,对7个市县法院党组开展营商环境上下联动巡察,发现营商环境方面问题378个,移交营商问题线索73件98人。开展专项巡视营商环境问题整改监督行动。将省委巡视反馈营商环境问题作为监督行动提档升级的方向目标,在高标准完成自身整改基础上,统一将专项巡视反馈问题纳入营商环境监督行动工作台账,以“室组地”联动举一反三强力推动整改。

重案件查办震慑 不断升级攻坚战法

聚焦主责主业,严肃查处破坏营商环境背后的腐败、责任和作风问题,以案为鉴、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三不腐”理念升级监督战法。以案开路强震慑。贯通日常监督检查、信访举报、巡视巡察和“12345”平台等监督,推动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全面起底,优先受理、从严从重、直查快办。监督行动开展伊始即查办了南票区大兴乡原党委书记王某某破坏营商环境案件,又先后查处了建昌县检察院原副检察长高某、兴城市住建局行政审批科原科长刘某某、绥中县交通局项目办原主任王某某等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件。全年涉营商环境立案226件,处理处分449人,留置23人,移送司法机关19人。曝光典型强警示。通过召开1次新闻发布会、接受2次媒体专访、通报曝光10批次16个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布营商环境阶段性工作成果,特别是我市查处的全省第一起破坏营商环境问题留置案件王某某案制作成警示教育视频,在中央纪委、省市纪委监委公众号和网站《案鉴》栏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全市各级干部对营商环境的认识实现再提高,履行职责更加知敬畏守规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明显感受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实现了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以案促改强治理。以蹇丹严重破坏审批环境问题为反面教材,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四个一”警示教育活动。制定以案促改工作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压实主体责任。全年围绕营商环境问题制发工作提醒函54份,纪检监察建议28份,督促完善制度机制5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