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大数据“碰”出监督实效 160人被追责
“我因工作不深入、不细致,对补贴对象信息没有准确掌握,导致不良后果,我愿意接受组织的处理……”锦州市古塔区石油街道南大陆社区原委员刘某某惭愧地说。
经查,南大陆社区一名残疾人赵某某去世后,负责社区残联工作的刘某某工作失职,对本社区残疾人赵某某去世毫不知情,导致未能及时对赵某某领取的残疾人护理补贴进行停户。同时,在2021年社区换届交接中也未尽到告知义务,致使赵某某亲属多领取残疾人护理补贴款长达33个月之久。
“我没有及时了解到情况,也没有及时告知信息。”刘某某坦言,自己工作不够细致,没想到被忽视了两年多的问题,会被大数据揪出来。2022年3月,刘某某受到政务警告处分,赵某某亲属多领取的残疾人护理补贴已予以追缴。
大数据监督助力精准发现问题,这是锦州市纪检监察机关探索大数据应用与纪检监察业务深入融合,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插上科技“翅膀”的生动实践。
2022年以来,锦州市纪委监委认真按照省纪委监委工作部署,结合锦州实际不断探索实践,坚持大数据办案和大数据监督“双轮驱动”,积极推进“大数据赋能年”行动,智慧化监督反腐不断取得新成效。
能否有效监督,发现问题是关键。锦州市纪委监委贯通各类大数据资源,在全省率先接通建设银行资金查询管理系统,开通金融、公安、财政三条直查专线,依托华为云与市信息中心合力打造纪检监察数据资源平台,建立本地数据专储库,接入25类81项共计4.3亿余条数据信息。一体推进数据采集、比对穿透、核查处置、跟踪问效等工作,不断提高大数据监督精准度,2022年共发现问题线索829件,处分160人,挽回经济损失398.8万余元。
大数据监督建模从哪儿入手才更精准?锦州市纪委监委制定大数据监督建模工作方案,建立“三专”工作调度机制,指定专班统筹指导推进建模工作,明确专责人员全程掌控工作进度,设置专岗具体负责模型构建,共新建模型18个。锦州开发区纪检监察工委新建“玉米和大豆种植者补贴”专项监督模型,发现问题线索8件,立案2人,组织处理10人,挽回经济损失1.4万余元。
“我们要按照省纪委二次全会工作部署,持续开展大数据赋能年行动,以监督信息化、审查调查智慧化为重点,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让纪检监察工作更精准高效。”锦州市纪委监委主要领导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