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太和区:“五领”精准发力 让监督成为营商环境的“最强引擎”
锦州市太和区纪委监委立足职责职能,压责任、促服务、强监督,着力解决营商环境中的堵点、难点和痛点,努力营造“环境优、作风正、效率高”的良好氛围,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全面谋划,实施项目化“领衔”。根据《辽宁省纪委监委2023年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方案》工作要求,由太和区委、区政府和区纪委监委“一把手”“领衔”调度“万件清理”监督行动,建立四级包件机制,责任单位、主管领导、包件领导、工作专班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形成区纪委监委专责监督、职能部门具体实施、上下联动推进落实的工作机制。
同步落实,做到清单化“领责”。太和区纪委监委结合省纪委监委下发“万件清理”督办件具体问题制作清单,层层分解任务,实行一个问题、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分管领导、一名包保领导、一个结果反馈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召开工作调度会5次,督促各责任单位自觉扛起责任,对照自身清单,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分析研判问题诉求,查找问题症结,真正做到问题办结的同时事心双解,切实维护群众企业合法权益。
跟踪推进,加强节点化“领干”。太和区纪委监委对“万件清理”监督行动实行“挂图作战”,精心绘图,制定措施,对办理进度、办理状态、反映人满意度等工作逐一形成点位台账,对于机制不完善导致的问题,通过下发纪检监察建议等方式,督促整改、堵塞漏洞;对于涉及部门多、问题典型、时间跨度长的问题,由工作专班直接牵头协调办理。区纪委监委通过每周调度责任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及时掌握问题办理解决进度和结果,对工作滞后的及时提醒督促,从紧压实办理责任。同时对反馈已解决的问题及时开展回访,确保问题跟进解决,形成长效。截至目前,已办结督办件27个。
强力监督,力促常态化“领先”。开展惠企惠民政策落实情况专项监督行动,依托街道纪工委靠前监督,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与驻在单位协同联动的优势,组建10个监督小组,加大察访力度,访企业、查部门、进大厅,从“需求侧”查找问题,既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又倒逼职能部门积极主动靠前履职,精准为企业纾难解困。通过宣传动员、组织自查、与区营商局联合督查、开展座谈讨论、抽查回访企业等方式,督促职能单位及时兑现政策,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加压定责,聚焦靶向化“领办”。在对省纪委监委督办件认真分析研判后,太和区纪委监委专班发现存在8条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针对农民工“讨薪”难的共性问题,专班立即主动靠前监督,压实“欠薪”主体责任,督促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时通报提醒项目主管企业相关欠薪隐患问题,约谈企业负责人,督促用工企业落实用工主体责任,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同时,派驻纪检监察组加强日常监督,不断压实人社、住建等部门的主体责任,推动责任单位依法稳妥有序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截至目前,44名农民工被拖欠的62万余元薪资已全部发放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