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县:“三项举措”当好营商环境“护航人”

发布时间:2023-04-26 14:18    来源:辽阳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

今年以来,辽阳市辽阳县纪委监委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抓紧抓实,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职能,精准发力,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统筹谋划,打好“组合拳”。扎实落实市委《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指导意见》及市纪委监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结合县域实际制定下发《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亲”“清”政商关系正负面清单》,细化责任目标、明确纪律红线,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服务企业“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结合市县两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体要求,县纪委监委带头开展自查,并督促县直各部门围绕工作作风、服务环境、政商环境等方面开展自查自纠,深入查摆问题,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抓好整改落实。县纪委监委抽调骨干力量组成2个督察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窗口一线对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目前,对30家便民服务单位和政务服务窗口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等进行督导检查。

精准执纪,清除“绊脚石”。充分利用信箱、电话、网络举报等平台,密切信访、派驻、巡察等方面联系,及时受理处置涉及破坏营商环境方面业务内相关信访举报。开通优化营商环境线索处置“绿色通道”,建立分类快速处置机制,对涉及为官不为、“吃拿卡要”等问题线索优先处置、限时办结。紧盯审批监管、项目建设、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重点查处公职人员“吃拿卡要”、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同时,标本兼治推进“扫黑除恶”斗争,重点打击强迫交易、阻扰建设、敲诈勒索等严重破坏投资环境的恶劣行为,斩断伸向市场主体的黑手。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把公开通报曝光影响营商环境工作的典型案例作为强化警示教育、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抓手,持续释放“优化营商环境、违纪违法必究”的强烈信号。

做实服务,提升“软实力”。聚焦“四个提升、一个营造”要求,强化履行监督第一职责,筑牢“没有旁观者、人人皆环境”的思想根基。持续开展“学提促”岗位大练兵,抽调纪检监察干部到信访接待窗口、巡察队伍、专案队伍等强化实战锻炼,提升监督保障能力水平。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包保活动,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头包保,通过“谈、问、查、帮”等方式,重点围绕惠企政策落实、政务服务质量、干部纪律作风等方面,全面收集意见建议,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松绑脱绊、赋能添力。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共组织走访16次,走访企业8家。认真贯彻落实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监督执法工作规定,强化对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对线索不按要求优先处置,核查不深不透,随意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资产等问题严肃处理,严防“灯下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