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持续发力 确保“一号文件”落实落地
“近年来,明显感受到身边的营商环境生态逐渐好转,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各级领导助企纾困,为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营商环境,尤其是省纪委监委‘一号文件’的出台足以看出纪检监察机关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让我们企业吃上了‘定心丸’。”辽阳辽东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这是辽阳市文圣区纪委监委进行“下沉式”走访调研企业时发生的一幕,也是全市纪检监察系统高度重视贯彻落实省纪委监委“一号文件”精神、助力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的一个缩影。
新年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辽宁省纪委监委印发了《辽宁省纪委监委2023年营商环境“万件清理”监督行动方案》(下文简称《方案》),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营商环境已经成为辽宁高质量发展的“棋眼”。辽阳市纪委监委对此高度重视,以强有力的举措,抓好“一号文件”贯彻落实。
高度重视,立即传达学习。《方案》发布后,辽阳市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进行报告,并召开市纪委常委会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对《方案》提出的5项原则、10项措施、5项保障进行了进一步解读,研究推动主体责任落实举措,督促各级“一把手”亲自抓。同时,组织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省纪委监委“一号文件”精神,统筹发挥“室组地”协同联动作用,共下“一盘棋”,坚决惩治破坏营商环境腐败毒瘤和作风顽疾。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纵深推进‘万件清理’行动,进一步强化监督、精准查办,下猛药、去沉疴,多措并举助力优化营商环境。”辽阳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说道。
纪检监察系统工作人员赴企业走访调研,广泛听取意见
加强宣传,形成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网站、公众号等媒体在市县两级平台广泛推送省纪委监委“一号文件”,在市纪委监委公众号开设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专栏,公布市县两级工作举措,通报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例。白塔区纪委监委通过“清廉白塔”微信公众号、各社区“阳光三务”宣传栏、街道社区微网格工作群向全区23个政府部门、10个群团、9个区委部门、4个街道、25个签约落地项目投资方、36383家市场主体、142名正风肃纪监督员推送了省纪委监委“一号文件”,主动做好了政策解读和服务工作。
统筹谋划,压实工作责任。开年即开战,省纪委监委“一号文件”的出台,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吹响了冲锋号。“万件清理”监督行动协调会后,市纪委监委结合文件解读及抓落实重点工作,进一步分析研判、细化落实《方案》内容,明确目标任务,理清责任分工,为起草“万件清理”监督行动工作责任清单奠定基础。
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充分认可才是营商环境真正优化。为提高市场主体对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的知晓度,文圣区纪委监委在贯彻落实省纪委监委“一号文件”精神过程中,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上门”,深入多家企业进行“下沉式”走访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排查影响企业营商环境优化的“中梗阻”问题。同时,进企开展政策宣讲,征求企业对省纪委监委“一号文件”的意见建议,对企业提出的疑问逐条解答,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保驾护航。
精准施策,破解突出问题。营商环境怎么样,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市纪委监委全面开展问题排查,起底近年来涉及营商环境问题线索,聚焦“万件清理”监督行动,向7个县(市、区)纪委监委、16个派驻(派出)纪检监察机构征集地区(部门)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着手开展专项行动。灯塔市纪委监委将派出6个监督检查组采取“末端工作法”,直插基层、直奔一线,着力查找影响营商环境的短板、弱项,督促主管部门解决市场主体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太子河区纪委监委尽锐出战锁定八个重点领域,成立5个监督执纪保障小组,乘势而上,勇啃破坏营商环境“硬骨头”,以“痛快办事”为指引,全面加快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辽阳市纪委监委将把‘力所能及’转变为‘全力以赴’,不断以纪检监察硬约束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为企业发展扫阻清障,全面提升群众和企业两个满意度。”辽阳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