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辽宁纪检监察网>>理论阐释

塑造辽宁全面振兴新动能新优势

发布时间:2024-08-27 09:17    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辽宁拥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科教、区位优势,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厚植发展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凝心聚力打造新时代“六地”,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构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中,辽宁要发挥挑大梁、做支撑和当先锋、打头阵的核心作用,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育新枝栽新苗”,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共进的产业格局。

着力破解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省传统产业尚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期,要探索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变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构建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的有效机制,鼓励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共性技术研究,加快数智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示范;加强战略规划和政策协调,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放大区域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促进生产要素高效流动。

健全体制机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要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加速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构建“链长+链主+链创”融合工作机制,加快数字创意与低空经济等新兴特色产业上量提质、聚链成群。打造全产业链服务的中试公共服务基地和产品全生命周期智慧云平台,促进制造业核心技术与数字化平台的协同攻关;建立政府科技研发资金、产业引导资金与市场化投资基金的联动机制,吸引长期资金参与科创基金投资,形成支持天使与创业种子基金发展机制,推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强化金融机构对未来产业投资的支持力度。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要完善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政策体系,健全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制度,加速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完善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政策体系。优化数字产业化支持政策,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数字经济领军企业入驻辽宁,培育省内数字经济骨干企业发展壮大,探索新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开展“专家服务数实融合项目专项行动”;优化产业数字化支撑政策,完善企业“上云上平台”举措,创新“人工智能+”政策工具箱,鼓励“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支持制定修订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数实融合发展等应用标准。

健全数字化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制度。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实融合的基础性作用,增加数字人才有效供给。一方面,优化数字化人才培养制度,深化数字领域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加大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型数字人才。另一方面,健全数字化人才评价和选拔制度,完善数字经济相关职业资格制度,规范数字技能人才评价,在各类人才项目选拔中,为数字化单列推荐选拔指标。

加速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以数据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基础制度,依托大连数据交易平台,构建高效、合规的数据流通和交易制度,制定公平的数据收益分配机制和安全可控的数据治理制度,支持创新型数据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发展,推动数据交易规模稳步增长,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和开发利用,支持数字政府应用场景建设,提升政务服务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数字化水平。

完善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新体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健全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机制”。我省应围绕强化重大政策统筹协调和重点任务落实落地,谋划现代服务业的新发展。

健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多依靠市场机制和创新驱动,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促进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一方面,构筑企业梯次培育体系,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建立企业培育库,通过动态监测管理关注企业生命周期,提供定制化帮扶。另一方面,深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机制,推广定制化服务、工业设计等新模式,打造融合发展示范区。

健全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持续释放文体旅活动效应,推动商业贸易、医疗康养等生活性服务业多样化发展。一方面,深化服务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辽宁服务”品牌的孵化与提升,围绕特色品牌进行升级。另一方面,完善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开发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和新场景,推动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转型,打造特色生态康养基地。同时,构建中介服务业规范有序发展的法规制度体系。健全行业规范和执业标准,规范中介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执业行为。加快完善中介服务业法律法规,规范行业主管部门监管手段和措施,加强社会公众监督,形成融合联动的社会治理体系。

(孙晓华 马雪娇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