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
如今,各种政务新媒体和应用程序得到广泛应用,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政务工作,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极大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然而,对于这种数字赋能如果使用不当,就容易出现加重基层负担、形式主义泛滥的问题。有部分基层干部反映,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微信群、五花八门的拍照打卡、群接龙里找安排、APP里接任务、手机必须时时看、一天到晚都在忙回复……让基层工作中的数字赋能变成了“负能”。
基层治理中的数字赋能变“负能”,实则是一种数字政务的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人民的大敌。对于这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中央多次针对这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发文,要求持续深化整治。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今年营口市纪委监委推进清理“僵尸类”“空壳类”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整合多头重复使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清理网络工作群170个,整合网络工作群100个,为基层干部卸负担。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为基层减负才能使基层干部更好地服务群众。
为基层干部减负、让数字赋能真正发挥积极作用,应多措并举坚决纠治,做到抓根本、用实招、利长远,切实让基层干部把数字技术利用好,把精力真正用在干实事上。
找准症结。基层工作中的数字赋能变“负能”,根源是部分党员干部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党员干部需积极践行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科学谋划、统筹协调,真正实现运用信息技术推动政务高效开展。
锚定目标。实现数字赋能基层治理,需坚持深入了解基层情况,回应基层干部群众关切与期盼,切实以为基层减负为落脚点,结合工作实际有效利用数字技术。以服务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牢记“键对键”不能替代“面对面”,坚持走近群众身边调查研究,做到真正倾听基层声音、虚心接受群众监督。
设定约束。基层政务新媒体和应用程序的设置不能“一棒子打死”。解决其过多过滥问题,要减少重复建设和功能交叉,对必要性不强、实用性不高的应用严格控制,对使用率较低的“僵尸”应用加速取缔。
纠治基层工作中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需要持续发力,应推动整治工作在制度轨道上规范化运行,形成长效机制,坚持常抓不懈,真正实现科学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