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清风正气 助振兴突破——本溪市纪检监察系统护航全市争创“清风辽宁政务窗口”活动纪实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年初,省纪委监委“一号文件”向全社会发出“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的号召,本溪市纪委监委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强烈的使命担当、务实的创新举措,深入推进“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建设,全力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为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坚强保障。
谋势而为,统筹推动清风启航。高位推动,凝聚思想。市纪委监委第一时间将全省“清风辽宁政务窗口”评选活动现场观摩暨动员部署会精神及全市贯彻落实意见向市委作专题报告。5月31日,召开全市“清风辽宁政务窗口”评选活动动员部署会,市委书记吴澜出席会议并讲话,现场为首批“清风辽宁政务窗口”授牌,四大班子、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市纪委监委、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等有关负责人集中参会,高站位谋划、高起点开局。强化学习,参透内涵。市纪委监委将“清风辽宁政务窗口”评选活动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学习讨论、青年论坛等方式,学深悟透争创“清风窗口”的重要意义。制定标准,选树典型。市纪委监委按照《关于开展“清风辽宁政务窗口”评选活动的意见》,围绕“业务、行为、场所、廉洁”四个维度,制定评选标准,从近两年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的31家窗口单位中优中选优,通过纪检、信访、公安、营商、检察院、法院等六家单位开展部门联审,最终确定10家作为本溪市首批“清风辽宁政务窗口”。
蓄势而发,充分发挥《指南》指引。强化组织领导。市纪委监委从严从实督促全市各级各类政务服务窗口科学编制《办事不找关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成立工作专班,明确工作任务,确保《指南》编制工作推进有序、落实有力。强化督导指导。先后2次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对编制工作进行培训,对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并将编制《指南》情况纳入日常监督内容,制发《督办通知书》21份,监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高质量完成《指南》编制工作。强化事项梳理。推动组织市县乡村716个部门和地区梳理权力事项7.9万余项,认真选取高频、热点政务服务事项,并拓展更多贴近群众的便民事项,做到应上尽上。目前,《指南》编制工作已全部完成,制定“高频便民”事项清单426项、“办事不找关系”路径图34张、“合规办事”业务指南426个、“违规禁办”事项126项、“容缺受理”事项189项。
乘势而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清风氛围。市纪委监委下发《关于对“清风辽宁政务窗口”评选活动进行广泛宣传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各大公益广告屏、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电子屏等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借助税务、金融、石油、电力、通信、铁路等中省直单位贴近企业群众的职责优势,在各大网点、服务窗口等醒目位置以张贴宣传标语、易拉宝,印发宣传册等,形成全域化宣传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57家单位在477个点位,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3000余次,让清风廉洁随处可见,让“办事不找关系”深入人心。严格监督执纪。市纪委监委通过开展明察暗访、沉浸式体验窗口等方式积极发现破坏营商环境的“慵懒散”“推拖绕”等作风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深挖彻查以权谋私的腐败毒瘤。今年以来,共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103件,党纪政务处分130人,组织处理11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有效终结问题。通过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采取三线工作法,运用全周期管理模式进行交账、收账、督账、销账,由承办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双签字双背书保障问题办结质效,积极回应并解决市场主体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至目前,共纳入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平台401件,已办结393个,办结率98.0%,回访满意率99.2%。
“清风辽宁政务窗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的现实需要,是带动政务服务水平迭代跃升的有力抓手。市纪委监委将以评选活动为契机,努力推动打造审批流程更优、办事环境更好、服务效能更高的营商环境,真正将“清风辽宁政务窗口”创建效果转化为营商环境治理效能,为实现本溪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