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万件清理”监督行动 动真碰硬

发布时间:2023-04-26 12:02    来源:沈阳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

“真没想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还真就把我的事儿给办成了!”近日,沈阳格瑞邦门窗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女士终于拿到了企业的营业执照,十分欣慰地说。原来,何女士想在苏家屯区投资建厂,却因一些条件限制迟迟无法办理营业执照。在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中,沈阳市苏家屯区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区营商局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专门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保障。

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必须雷厉风行,敢于动真碰硬。今年以来,沈阳市纪委监委坚持高标准谋划、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坚持强化末端落实、查办案件引领、贯穿传导压力,结合开展“鼓励担当作为年”行动和“清风辽宁政务窗口”评选工作,扎实开展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让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切实感受到“沈阳之变”“营商之变”。

统筹督办“骨头件”“钉子件”

今年,皇姑区新汉城小区业主们迎来了一件大喜事,十多年一直办不下来的不动产权证,终于拿到手了。早在2007年,沈阳百田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该小区,因前期建设资金短缺,将15-20号楼的531户在建房屋进行了抵押贷款。后在债权债务关系转移过程中,新债权公司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无法交付拍卖款,企业陷入困境。2010年12月,业主们入住后发现,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十多年来,业主们多次集体上访,区委、区政府虽积极协调,但因为涉及债权转让、竞拍公司资金周转困难及部分入住业主欠缴购房款等问题,推进工作屡屡受阻,问题一直没能解决。今年1月,该信访件作为皇姑区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重点督办件,由区纪委监委进行督办。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坐镇调度,多次约谈企业,研究制定解决方案。经多方沟通协调,明廉街道帮助企业收取已入住业主未付清的购房尾款,银行同意对房屋解押,已启动解遗办证程序。目前,已有167户居民拿到了不动产权证。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明确领导包保、统筹调度、销号审核、督查督办、案件查办、专项整治、“双轮驱动”、通报考核、舆论宣传、总结报送十项机制,全覆盖建账督办,注重跟踪问效,推动实现“骨头件”“钉子件”清零。截至目前,省纪委监委交办的第一批1325件督办件,主责部门已办结1313件,并由纪检监察机关逐件复核,问题有效终结率99.1%。

盘活优质资源清偿政府欠款

2019年,于洪区某房屋拆除公司承接了沙岭街道一项拆除工程。然而工程结束后,几百万元的工程款却迟迟没有到账,这让公司陷入困境。今年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开展以来,于洪区纪委监委多次调度主体责任部门主要领导,研究清偿政府拖欠工程款问题。“我们共同研究对策,盘活优质资源,探索尝试以顶抵方式偿还。”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丁志宏说。

沙岭街道积极探索新思路新办法,寻求以煤顶账的新方式解决问题。最终,拖欠工程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政府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行动,让该公司对今后继续在于洪区发展有了信心。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成立5个机动督导组,对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督责任、督进度、督成效;制发《营商环境监督行动专刊》十期,下发内部通报1期,晒出“成绩单”,通过亮绩问效,压实监督责任,倒逼主体责任落实。1-3月份,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推动清偿企业拖欠款6.8亿元,兑现政府承诺101条,下放审批事项5个,纳入黑名单中介机构32个。

深入基层调研解决急难愁盼

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委深入基层调研,针对重点问题和疑难诉求,采取调取资料、约谈当事人、电话回访等方式,推动解决供暖、农民工欠薪、拖欠企业款项等一批急难愁盼问题。

浑南区纪委监委以“万件清理”监督行动为契机,主动推动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确保问题真终结、企业真满意、营商环境真优化。比如,推动职能部门创新方式方法盘活土地资源,通过原价退地、模拟征收等方式,与企业补充签订土地出让协议及拆迁补偿协议,仅用20多天,就彻底解决了困扰某企业十余年的购买部分土地无法开发利用的历史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