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浑南区:打好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2-03-14 15:05    来源:沈阳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

  今年,辽宁省纪委监委“一号文件”出台后,沈阳市浑南区纪委监委迅速行动、主动作为,结合省纪委监委部署的八项营商环境重点监督领域,积极研究落实措施,精准监督,努力打造营商环境监督攻坚年,全力跑出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

  打造“履约践诺”信用环境。区纪委监委把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保障振兴发展“一号工程”,针对“整治不讲诚信、不守承诺问题,监督打造‘履约践诺’信用环境”的重点监督内容,督促区财政局全面梳理各预算单位支出,通过采取减一批、缓一批、停一批、收一批等措施,大幅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在预算上优先安排偿还工程欠款资金来源,并督促各相关部门及时梳理欠款明细,摸清欠款底数,推动建立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库。2022年1月,清偿拖欠各类市场主体资金9632万元,其中区城市建设局清偿9家企业工程款,区城市管理局清偿8家企业工程款、服务款,区环卫绿化中心清偿2家企业工程款,针对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执行难问题,区纪委监委督促浑南区法院拨付2家单位逾期执行款,积极营造了“开放包容、互利合作、诚实守信、重商护商”的营商环境。

  打造“纾困惠企”发展环境。区纪委监委聚焦阻碍营商环境发展的堵点、痛点,建立“企业点题、纪委破题、部门答题”问题解决机制,督促政府职能部门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连续召开三场企业家座谈会,高新区、棋盘山和各街道所属重点企业及部分小微企业合计61家参与座谈,现场答疑解惑,梳理制约企业发展的掣肘问题。座谈结束后,区纪委监委对沈阳拓荆科技有限公司周边存在的违建、路面破损等问题,沈阳东博热工科技有限公司无法办理用地手续问题,郡源小石城供水管网等问题,第一时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督促职能部门解决企业发展难题16个。

  打造“敢于亮剑”惩治环境。区纪委监委坚持案件开路,在营商环境、国资国企、建设工程、招投标、行政执法等领域重拳出击,深化“查改建治”,坚决惩治损害企业利益、破坏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共查处破坏营商环境典型案件7件,处分9人,组织处理3人。

  打造“优质服务”创业环境。区纪委监委把推进“干部作风建设攻坚行动”与落实支持保障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措施结合起来,紧盯基层一线特别是直接为企业和群众服务的岗位,深入开展察访和监督检查,全面推动机关作风效能、“窗口”服务意识建设再上新台阶。年初以来,联合区直机关工委、区委巡察办组成6个检查组,对全区70家机关单位和窗口服务单位的工作纪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共发现四大类44个问题。针对上班时间玩游戏、炒股、看视频、脱岗空岗等工作纪律问题在全区范围内通报曝光。

  打造“动态清零”信访环境。区纪委监委以“信访清零”工程为重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焦反映区直各部门、街道、社区干部等关于影响和制约地区营商环境发展的信访举报问题,及时与党委、政府信访部门对接,推动问题解决、矛盾化解。实行处级以上领导全员包案制度,带案下访,对90件检举举报开展集中查办,现已办结29件。对实名举报给予答复,对查实的匿名举报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对查“否”的匿名举报按规定予以澄清,将纪法情理贯通融合,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无错者正名。

  打造“绿色通道”监测环境。区纪委监委选取全区50家重点企业设置营商环境监测点,由企业负责人担任营商环境监督员,设置联络员,对职能部门工作效率等方面开展靠前监督,破除影响企业发展的隐形障碍和“潜规则”。监测点实行“纪检监察干部+企业监督联络员”联合监督模式,联络员定期以不记名方式填写《营商环境问卷调查表》。区纪委监委不定期召开监测点会议,召集职能部门、监督员进行座谈,推动惠企政策落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针对监测点反映的问题事项设立“绿色通道”,开出治病“药方”,推动相关责任单位举一反三、建章立制、提升整改,构建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整改问题的监督闭环机制,打通优化营商环境“上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