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多场景全链接做“活”廉洁文化 涵养清风正气
廉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鲜明底色,廉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沈阳市纪委监委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抓手,在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中先行先试、敢想敢试,用“廉洁文化+”的方式,将主题文艺作品、优秀地域文化等多场景,用全媒体传播手段链接起来,大力营造浓厚廉洁氛围,打造沈阳廉洁文化传播矩阵,让廉洁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成风化人、沁润心田。
推出精品力作 展现廉洁文化
市纪委监委精心策划推出的“清风正气新征程——沈阳市廉洁文化艺术作品展”在沈阳博物馆展出。展览广泛征集300余幅作品,弘扬新时代廉洁文化、涵养清风正气的澎湃活力跃然卷上,参观者络绎不绝。
《掌灯》是市纪委监委2022年推出的一部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乡村轻喜剧”风格12集广播连续剧,以沈阳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实践为创作背景,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的为民情怀和铁军风采。该剧上线后,听众数量短时间内就突破64万人次,获得省广播剧大赛最高奖。
“廉洁文化的表达与传播要注重生动性和贴切性。”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不断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文化形式,将崇德尚廉的理念与风气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所有人,以此增强廉洁文化的辐射力和持久力,让廉洁文化影响力更广、参与度更高。”秉持这一理念,近年来,市纪委监委精心创作的廉洁文化主题文艺作品佳作不断。比如,市纪委监委与沈阳演艺集团联合创排的大型现实主义题材话剧《雨夜》,将清正廉洁理念与戏曲舞台艺术有机融合,入选全国话剧优秀新剧目;推出红色主旋律歌曲《追求》《山水梦圆》《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等一批歌颂党、反映党风廉政建设主题的文艺作品,被听众纷纷转发、传唱;纪录片《百年“纪”忆——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百年回眸》全网播放量已经突破千万,成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现象级”与“样本级”作品。
打造特色阵地 充实廉洁文化
在皇姑区“口袋公园”长春园廉洁角,人物雕塑、小品、石刻等景观,将廉洁文化与沈阳地域文化、打造英雄城市的理念充分融合,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前来休闲健身的市民。2022年,市纪委监委启动并推进全市“口袋公园廉洁角”建设,目前已经推动建成72处。今年还将在1000个新建的“口袋公园”中设立廉洁角。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着力打造有特色、有文化、有内涵、有主题的廉洁文化阵地,传承英雄城市的红色基因,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比如,创建沈阳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整合廉政文化资源,连点拓面;与沈阳地铁集团共同推进清廉沈阳文化主题地铁车站建设,着力打造沈阳廉洁文化“新地标”。
“以文化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浓厚氛围已经在沈阳形成。我们将采取多种形式、多措并举,继续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力宣传矩阵 传播廉洁文化
市纪委监委官方抖音号“爱廉说”,既宣讲纪法又以生动有趣的微视频吸引眼球,获得2022年政务抖音号优秀创作者奖;去年3月起,市纪委监委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合作,打造“纪法小课”栏目,以通俗易懂、轻松活泼的方式释纪普法;百集评书故事《孙刚说纪》全网播发,以案明纪、以案释纪、以案促廉……可视听的廉洁文化教育新阵地已经形成。
借力传统媒体,占据主流阵地,增强廉洁文化传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构筑全新媒体,设计多种形式,探索提升廉洁文化的传播力与亲和力。如今,一张有声、有影、有文字、有图片,且时时更新的对外传播全媒体网络已在沈阳铺展开来,形成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廉洁文化宣传氛围。
目前,由市纪委监委打造的一系列新媒体产品占据各大传播平台重要位置,多个精心策划推出的群众喜欢看、传得开的新媒体廉洁题材作品陆续推出,实现了广泛覆盖与有效覆盖有机结合。
开展教育活动 弘扬廉洁文化
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载体,廉洁文化的传播也要注重发挥其自律、教化、育人功能,市纪委监委通过开展廉洁文化主题活动,倡树清风正气、助推清廉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近年来,市纪委监委创新开展“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警示教育宣讲活动,结合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全市供销社系统专项治理查办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件,在政法系统、供销社系统开展专项警示教育,累计开展“以案三释”警示教育宣讲113场,受教育党员干部近万人次。
推进廉洁文化教育进校园,是沈阳廉洁文化建设的又一有效探索。市纪委监委开展中华传统“八德”进校园活动,扎实推进廉洁教育向校园延伸,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青少年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