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县:盯紧“四风”问题 巩固作风建设成果
近年来,铁岭市铁岭县纪委监委聚焦主责主业,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着力纠治“四风”问题,督促全县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
强化“警示提醒”,关键节点治“未病”。为用好“四种形态”和问责利器,加大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严不实,“四风”和腐败问题多发频发等问题问责力度,铁岭县纪委监委紧盯重要时间节点,敲响守纪警钟。先后下发《关于加强2020年“五一”“端午”期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禁止违规举办“升学宴”“谢师宴”的通知》《关于加强中秋国庆期间党风廉政建设的通知》等,督促全县各级党组织积极运用“第一种形态”,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推动“两个责任”同向发力。今年以来,全县14个乡镇和67个县直单位运用“第一种形态”谈话提醒1077次,接受提醒人数2326人。探索“互联网+”宣传模式,传递廉洁正能量。充分运用“廉洁铁岭县”微信公众号、县纪委监委官方网站和《舆情聚焦》栏目等信息平台,持续做好纪律提醒、典型案件通报,加大廉政提醒力度,严防“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年初以来,发布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通报2期,推送转发有关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信息20余篇,收集群众反映疑似问题线索50余件。
前移“监督关口”,日常监督“不打烊”。铁岭县纪委监委不断把监督关口前移,聚焦主责主业,紧盯“节日腐败”、机关工作纪律松弛等问题,以常态化的纪律震慑,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浓厚氛围。开展“点穴”式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委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在节日期间组成检查组,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和账目审查等方式,对各单位公车使用、封存是否规范、值班人员是否按时到岗以及食堂是否存在公款吃请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目前,开展监督检查112次,发现并纠正问题25件。提醒党员干部紧绷纪律这根弦。为有效纠治机关工作人员“庸懒散漫”问题,县纪委监委与县机关工委组成机关工作纪律检查组,主要检查机关工作人员迟到、早退、无故缺岗和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炒股、购物、玩游戏、看电影等问题。2019年至今,下发机关工作纪律简报13期,通报批评64人,约谈违纪人员所在单位分管领导19人,督促整改问题30余件。聚焦脱贫攻坚工作。面对脱贫攻坚“大考”,县纪委监委以“访走查促”实践活动为载体,组织全县91名纪检监察干部联合驻村第一书记、村级正风肃纪监督员,对县域范围内190个行政村进行了深入走访。对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扶贫领域的截留款物、贪污侵占、吃拿卡要、虚报冒领、优亲厚友、挥霍浪费等问题进行“靶向”监督,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聚焦“专项监察”,严明纪律“不含糊”。铁岭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一县一品”监督方式,盯牢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问题,以精准到位的监督执纪推进党风政风建设规范化。开展“吃空饷”专项监察。成立工作专班,对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吃空饷”人员进行“地毯式”清查,重点治理托病请假或病假到期后仍不正常上班照常领取工资(福利)等违规违纪问题。截至目前,立案19件,返岗38人,办理辞职(辞退)或解聘4人,减少或停止发放工资福利待遇30人,追缴违规发放工资福利7万余元。开展农机补贴资金专项监察。采用“3+N”督导方式,即由分管副书记牵头,联合常委(委员)及纪检监察室主任,向各乡镇党委书记普及宣传相关政策,层层传导压力,鼓励农机经销商和农户主动交代、反映问题。同时,强化同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的协作配合,对走访排查过程中发现涉嫌诈骗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实现纪法衔接、疑难共商。通过自查和督导检查,共发现问题线索30件,立案23件,结案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人,移送公安机关3人,收缴违纪违法款300余万元。开展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专项监察。联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公安局和县教育局,对全县范围内有能力承办“升学宴”“谢师宴”的餐饮主体进行走访提醒,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违规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等不正之风。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发放《提醒通知书》500余份,成功劝阻宴请30余次,签订《承诺书》18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