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1-01-05 16:06    来源:铁岭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

  铁岭市铁岭县纪委监委以《“质量提升年”活动工作方案》为引领,着力构建“铁案工程”、组建“大监督格局”、锻造“执纪铁军”,持续提升全县纪检监察工作质量,不断加强全县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水平。

  以规范化建设推动案件质量提档升级。完善制度流程。从问题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立案、证据审核、涉法案件移送、审查调查安全、审理对象回访教育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规范案件办理程序和标准要求,制作案件办理工作流程图,理清各环节责任主体、审批运转、相互衔接等内容,简明扼要指导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审查调查工作实践,确保工作程序化、标准化、规范化。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程序合法”的工作要求,对案件坚持集体审议,对案件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研判,严格审核案件内容,对证据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关联性进行仔细辨别、认真对比。召开优秀案件评比表彰暨案件质量提升年建设工作会议,对16个优秀案例和29名办案能手进行了表彰通报,同时分析不足、强化措施,着力提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水平、办案质量。去年年初以来,县纪委监委共处置问题线索350件,立案200件,同比增长37.9%;结案148件,同比增长11.3%;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7人,同比增长14%;其中移送检察机关4人,副科级干部17人。

  以“小专项”撬动“大监督”。在全县范围内先后开展了“吃空饷”问题专项治理、农机补贴资金专项整治和交通运输系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坚决纠正妨碍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在“吃空饷”问题专项治理中,立案21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1人,组织处理8人。在农机补贴资金专项整治中,立案23件,党纪政务处分3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收缴违纪违法款项300余万元。在交通运输系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立案查处5人,组织处理6人,收缴违纪款项243.9万元。同时在抓好专项治理的基础上,县纪委监委全面分析、查找在组织人事、财务管理、政策执行和制度落实方面存在的漏洞,督促各乡镇、各部门以案促改,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防范风险长效机制,做好专项治理工作“后半篇文章”。制定《关于进一步严明工作纪律的通知》,各事业单位细化了考勤办法,并和相应的绩效补贴挂钩,治理“吃空饷”问题的短期效应转变为长管长严的长效机制。将农机补贴专项整治工作中的3起典型案例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曝光。

  以联动式监督打通监督“最后一公里”。县纪委监委针对基层问题难发现、发现难监督、监督难有效问题,在“访走查促”专项行动上出实招,在政治巡察上做文章,在村级正风肃纪监督员建设上下功夫,形成了上下联动、直插到底的监督格局。持续开展“访走查促”活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先后完成四轮集中走访,参与走访累计356人(次),走访企业130家,收集企业诉求建议41条,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321户,发现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保相关问题26个,全部整改到位。将政治巡察工作与中央、省、市巡视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相结合、与村级党组织职责相结合、与群众生产生活特点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原则,综合运用常规巡察、专项巡察等方式,持续发挥巡察“利剑”作用。截至目前,本届巡察先后完成十轮政治巡察,共巡察乡镇、县直单位党组织72家,村级党组织220家,实现县委巡察全覆盖。在全县217个行政村,聘任正风肃纪监督员646名,着力加强素质、能力、制度、待遇保障,稳步推进监督职能向基层延伸。去年年初以来,全县正风肃纪监督员共发现问题线索811件,立案2件,处分3人,监督“前哨”作用初显。

  以数据碰撞推动全过程精准监督。传统的监督模式往往是执法的少数人决策并执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事中监督缺失问题。铁岭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督”方式实施网络监督,2019年投资12万元,建立民生大数据平台,平台整合了全县各部门的民生资金、民生项目以及基础信息等各类数据,实现了数据共享和监督。截至目前,县纪委监委完成2015年至今民生资金数据录入工作,共采集民生资金、民生项目各类数据信息640余万条,发现问题线索472条,已立案17件,组织处理14人,收缴各类违规领补资金4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