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图县:“一图一棒一网”助力农村集体“三资”治理
把脉问诊集体经济是护航“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铁岭市昌图县纪委监委聚焦集体经济运转关键环节,回应群众所期所盼,开展农村集体“三资”领域专项整治工作,规范集体“三资”管理,堵住“小微权力”腐败漏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绘制“路线图”,按图索骥摸家底。为确保整治工作方向不偏、焦点不散,县纪委监委聚焦“三资”领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协同县农业农村局分别对规模大、人口多、经济好、债务多的村进行了摸底调研,以“挂图作战”为工作方针,拿出“发现问题建台账、觖决问题建机制”的工作思路,在推动问题整改的基础上,形成图表式、台账式、清单化管理机制。通过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科学合理制定工作清单,做到了任务量化、措施细化、责任具体化。资金方面建立“九清单一台账”,资产方面建立“四清单一台账”,资源方面建立“一个台账”,通过对比核对实现了“三资”信息的起底见底。
挥好“指挥棒”,分类施策壮家业。“四面城镇魏河口村试点先行,发现并终止了3块面积达90.22亩的中长期发包机动地,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线上重新发包,2022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8.47万元。”县纪委监委使用“抓进度一步一推动、抓质量一步一支招、抓成效一步一要果”的“指挥棒”,强化督战督导,分类施策,系统施治,通过对全县各镇“三资”工作进行全面体检,在资金方面共计清理拖欠集体资金约600万元,排查出白条入账、坐收坐支、小金库等问题涉及金额3204万元;在资产方面通过建立清单,盘点核对盘盈固定资产1.23亿元,及时化解一批潜在风险隐患;在资源方面清理不合法、不公平经济合同3302份,清理违规发包或未交承包费土地面积2.85万亩,推动集体经济增收4765万元。针对基层政策把握不准、统计容易出现偏差、整改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及时出台工作指引,并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筑牢“防护网”,巩固成果树新风。为确保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乱象不反弹、不回潮,县纪委监委通过规范管理、实时监管、常态监督,培育基层干部廉洁用权新风气。针对资金管理乱象,推行《村级“零现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笔笔有痕、安全可控。针对资产资源出租出售乱象,推行《产权交易制度》,实现网上公开交易和闭环管理,杜绝暗箱操作。同时建立产权交易中心和仲裁厅,涵盖“三资”管理、平台交易、重大事项审批、大数据管理等19项功能。推动县农业农村局搭建网络监管平台,建立“三资”电子档案,做到了实时监管、监测预警。该平台已经和县纪委监委大数据平台实现无缝对接,极大提升了“三资”监督的实效性和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