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图县:“三个五”解码“万件清理”监督行动
铁岭市昌图县纪委监委采用“三个五”工作模式,掀起学习贯彻落实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热潮,重塑营商环境“气候”,改良营商环境“土壤”,消除“梗阻”、打通“经脉”,使硬环境更“硬”、软环境更“优”,以高质量监督服务高质量发展。
探索五条路径,助推问题线索排查起底“全覆盖”。以“会”排查,县纪委监委组织召开营商环境问题线索排查起底工作会议,对党的十九大以来涉及营商环境问题线索的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明确排查起底时限、内容,专人负责建立问题线索台账,专班跟踪督办所有问题线索,做到精准摸排、全面见底、不留死角。以“谈”建议,邀请县工商联、县营商局、老四平工业园区主要领导,县人大代表、民营企业家代表及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代表作交流发言,及时掌握是否存在惠企政策补贴资金到位不及时,利用惠企政策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搞寻租设租等问题。以“访”倾听,以领导干部包保企业工作为抓手,走访企业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倾听企业心声、了解企业需求、服务企业发展,及时汇总并研究解决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及目前面临的困难等,积极为其“支招”解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专”起底,充分发挥“12345”平台、纪委监委信访室、政法委、法院、公安等专责部门信访工作机构,排查起底问题线索,对发现的问题分类归口,明确时间表、任务图、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按照属地、属事责任分级分类管理,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实行挂图作战、定时跟踪、对标对表、销号管理。截至目前,共排查起底营商环境问题业务内线索54件,业务外问题线索163件。以“巡”促治,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对2022年省、市巡视巡察反馈的营商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将法院系统纳入2023年营商环境专项巡察范围,组建常态化调研走访和明察暗访队伍,随机开展明察暗访、轮流下访,纠治“躺平”现象和“中梗阻”问题。
建立五项机制,探索“万件清理”监督行动“新路径”。建立“一把手”协调机制,“一把手”亲自抓、带头干、负总责,积极推动职能部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主体责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重点难点问题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促解决,推动形成领导为干部担当、职能部门为基层担当、政府为企业担当的“担当生态链”。建立职能部门协调机制,按照属地属事责任分级分类分办问题,推动多个部门履职尽责,找出问题原因症结,精准提出监察建议,合并环节,减少程序、提高效率,将监督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建立“双向督办”工作机制,承办单位将办理结果及时告知反映人并通报给移送部门,县纪委监委适时向反映人抽查核实办理结果,拧紧营商环境问题“责任链”。建立专项整治行动机制,聚焦公安经侦、刑事涉案款物超期扣押、长期不返还,法院生效判决不执行等问题,开展涉企案件执行难专项整治行动;聚焦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水利设施、基本农田改造、政府采购等领域,开展中介机构在招投标领域违规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争取办出有分量的典型案件。建立拖欠款清理工作机制,推动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建立长效机制,结合实际,从少到多、先易后难,制定科学可操作的还款计划,坚决遏制欠款增量,有效清除欠款存量,对还款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确保不发生二次失信。
解锁五种方式,强化宣传发动造浓营商“好环境”。一是开办微信公众号专线。在“昌图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转发《辽宁省纪委监委2023年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方案》等文件,发布问题解决成果,曝光典型案例。二是打造营商共商平台。推动党委、政府、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调查研究,邀请各级“一把手”撰写文章,公布相关政策,解答群众问题,提高政府公信力。三是开设电视“营商”专栏。《万件清理—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在行动》栏目共12期,每一期涉及监督重点的1个职能部门负责人走进直播间,公开服务群众职能、监督电话,接受意见建议,解答群众疑惑,作出营商环境承诺,吸引外商来昌图投资兴业。四是开展适时宣传推介。充分利用组织或参加招商会、项目洽谈会、组织社群团体各类活动等有利时机对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监督行动进行宣传推介。五是开通多种宣传渠道。要求相关单位和部门在主要街道、公共场所、镇村出入口等重点区域,采取张贴标语、户内外LED电子屏、公交车顶灯、政务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发布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专项行动宣传标语,实现宣传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