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辽宁】辽宁铁岭:深化农村“三资”专项整治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日,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宝力镇宝力村,村里经济田重新发包问题成为村民们热议的话题。铁岭市纪委监委通过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专项整治,推动对之前各地违规发包的经济田合同进行集中清理、重新发包,有效保障村集体利益,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铁岭市纪委监委把清理“三资”作为净化基层政治生态的着力点,以“三资”账目大起底为先手、以“阳光三务”再公开为依托、以数据赋能强监督为支撑,督促建立资金清查、资产清查、资源清查“三本台账”,明确清查时间起点,充分考虑历史成因、群众诉求,分类细化资金、资产、资源的具体清查标准,形成统一的清查政策,做到“清单式”清查、“对账式”监督、“销号式”整改,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三责贯通。
农村集体“三资”是“阳光三务”重点公开的内容,铁岭市纪委监委坚持把推进农村集体“三资”起底与开展村级“阳光三务”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以“三资”清家底,以“三务”亮家底。持续推动加大对村级“三务”的公开力度,实行“三务”公开栏和电子化公开的“双公开”模式,进一步推进“阳光三务”延伸,不仅将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内容项目化、清单化一一公开,还立足实际设置公开项目和模板化清单,及时将决策过程公开,通过“阳光三务”的常态化监督,持续推进“三资”管理公开透明,形成规范管理、科学决策、常态长效的良性循环。
在公开晾晒“三资”的基础上,铁岭市纪委监委依托“大数据深度赋能年”行动,搭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按照“三资”数据应录尽录、基础数据互联互通原则,对“三资”实现动态监管,逐步从“跑腿监督”走向“智慧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风险管控。
为确保专项整治有章可循、有序推进,铁岭市纪委监委联合多家相关单位制印《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专项整治“时间表”和“流程图”,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三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