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鲅鱼圈区纪委监委综合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小”组长的“监督经”

曹智勇是营口市鲅鱼圈区纪委监委综合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组长。说他是“小”组长,是因为他所在的纪检监察组目前仅有两个人。但他的工作范围可不小,两人要负责监督区应急管理局、区卫生健康局等12家单位,监察对象共计2883人。虽然监督人员少、范围广、责任重,但他却有一套自己的“监督经”。
所谓“凡事预则立”,曹智勇习惯于将工作谋划在前。年初,他都会将被监督单位党风廉政状况和重点工作梳理一遍,给自己做了一本“监督台账”。哪个局要推进民生工程建设,申报材料要在几月份提交;几月份要检查各部门履行主体责任情况;每个节日前要着重强调“四风”问题……敏感时间节点什么问题易发多发,他都会提前预判,做好详细的监督检查计划。除了这些,对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惠民政策落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监督更是需要常抓不懈。因为任务多,曹智勇除了做好工作规划、还注重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力求做到忙而不乱,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监督要无处不在、形成常态,这是鲅鱼圈区纪委监委对纪检组的要求,曹智勇每天都在监督岗位上忙碌着,由于监督的对象众多、范围广、所处领域各有不同,即使每天24小时连轴转,凭两人之力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他更加重视对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各个部门的“关键少数”。在与各单位“一把手”沟通交流过程中,他积极宣讲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任务,争取各单位“一把手”对纪检监察工作思想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支持,自觉发挥“头雁”引领作用,促进党组织负责人知责、明责、尽责,真正做到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在日常监督工作中,不仅要督促推动落实上级各项工作部署,更要及时了解掌握监察对象的思想动态,及时纠正不良风气,做到防患未然、防微杜渐。曹智勇说:“关键少数盯住了,整个部门就不会走偏。”
对于一名纪检监察组干部来说,第一职责是日常监督,同时还要处置核查问题线索。每当收到问题线索,曹智勇都会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明察暗访、谈话等方式收集材料,遇到复杂的案子加班加点是常事。每个案件的证据材料都有一厚摞,每一组数字、每一份书证、每一笔录,都要反复核查推敲,以求不放过任何线索,做到把事实查清。办案过程中,他也炼就了细心、耐心的品性和敏锐的洞察力。
办案的过程充满复杂和繁琐,曹智勇坦言:“让人更加纠结的是,鲅鱼圈这个城市太小了,在查办案件过程中经常会被人情困扰,常有打招呼和说情的,我们必须要遵守工作纪律,因此就会得罪人。但我依然会在这个岗位坚守,我不怕得罪人,再说得罪人的活也总得有人干,因为我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更是一名党员干部。党组织培养了我并成就了我现在的生活状态,无论是初心使然还是职责要求,我觉得我都应该做好本职工作。”
定计划、常监督、提素质、守底线,这些不仅被曹智勇写进了他的“监督经”,更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里。也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曹智勇这样的纪检监察干部,才能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勇气和魄力,将党规党纪的螺丝越拧越紧,时刻践行纪检监察机关的忠诚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