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辽宁纪检监察网>>营口>>营口-图片

营口:聚焦“三用”问题 做好“三务”公开“后半篇文章”

发布时间:2022-11-18 09:06    来源:营口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

一直以来,在全面完成信息录入发布的基础上,营口市纪委监委着重在用好“阳光三务”、激发群众监督热情、提升监督成效上下功夫,精准发力解决好“不会用”“用得少”“用不好”三个问题,做实做细“三务”公开“后半篇文章”。

“下载‘辽宁阳光三务’APP后,首先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按操作指引进入小程序,然后就可以点击‘三务’各个栏目,查阅相关信息……”今年7月,营口市纪委监委在盖州市太阳升街道老爷庙村和东城街道召开推进“阳光三务”工作现场会,通过实地观摩、现场演示等形式,复制推广“三务”公开工作先进经验。为便于基层干部和群众操作使用,市纪委监委积极与建设银行沟通协作,合力做好功能优化、人员培训等工作,组织全市四级管理员参加线上线下培训1513人次,制作发放用户使用手册“明白卡”3000余份,使群众更便捷直观地了解掌握“辽宁阳光三务”小程序使用方法技巧,确保熟练掌握操作流程,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人人能用、人人会用、人人善用。截至目前,全市共审核发布“阳光三务”公开信息9.3万条,“辽宁阳光三务”平台注册用户达60余万人。

“酒香也怕巷子深”。针对推行初期知晓率低、活跃度不高等问题,营口市纪委监委着重在宣传推广上出实招。统筹协调宣传部门、本地媒体及乡镇(街道),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广播站、电子屏、公示栏等线上线下载体,大张旗鼓宣传推广“辽宁阳光三务”APP。大力开展“敲门行动”,组织各乡镇(街道)发动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正风肃纪监督员、网格员、党员和村民代表、大学生、志愿者等全员上阵,登门入户开展宣传,对群众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现场答疑解惑。为确保不落一人、不留死角,借助常态化核酸检测时机,对APP进行再宣传再推广再普及,切实解决“用得少”问题。截至10月底,全市824个村(社区)“阳光三务”活跃度均达到10%以上,其中426个村(社区)活跃度达到20%。

“辽宁阳光三务”作为强化基层监督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不仅要用起来,还要用得好。定期发布全市“阳光三务”活跃度统计表,是营口市纪委监委党风室武岳每天的日常工作。“我们就是要通过‘日日晒、周周通、月月报’活动,每天对6个县(市)区中活跃度超过20%的村(社区)点名晾晒,每周对各县(市)区所有乡镇(街道)活跃度进行大排榜,每月对各县(市)区整体情况进行分析通报,实现‘成绩单’随时可查、人人可见,全面带动工作节奏,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推动‘阳光三务’工作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为进一步压实责任,营口市纪委监委在督导考核上见真章,将“阳光三务”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各县(市)区党建实绩考核指标体系,明确考核标准,建立正负面清单,细化加减分项,倒逼县级党委主体责任落实落细。采取定期检查、提级抽查、随机访谈等方式,对“阳光三务”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现场督导检查,深入查找不足,及时纠正问题,对工作推进较慢、考核指标落后的县区、乡镇、村社,由市县乡三级纪委逐级逐人逐事约谈,确保“阳光三务”高质量、全覆盖。

“现在我们每天都要看一看‘阳光三务’,看有没有新消息发布,看看我们村的‘阳光三务’活跃度有多少。”截至日前,营口市纪委监委已连续发布“‘阳光三务’活跃度日日晒”70期,群众参与监督热情明显提高,基层信访矛盾得到有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