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太子河:织密集体资产“防护网”
在辽阳市太子河区王家镇某村的田间地头,一场寻常的土地发包,却因集体资产交易不规范让村民们皱起眉头。2022年,未经村民代表大会决议,村委会将收回的1.8亩“双份地”以500元/亩的价格续包给原承包户耕种,承包金虽已及时入账,却因绕过“四议两公开”程序,让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落了空。这件看似细碎的“小事”,却如同一面镜子,照出基层治理中“程序空转”“监管缺位”的深层病灶。
程序上的“小豁口”可能成为吞噬群众利益的“无底洞”。太子河区纪委监委督促区农业农村局组建村级资产管理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全区各职能部门及乡镇街道协同作战,制定《太子河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有效将土地发包、设备租赁等18项事关村集体利益的事项关进制度的笼子,清晰标注各类交易的风险禁区和制度“红线”。让村民有了“明白账”,更让村民眼前一亮的是区农业农村局举办的资源资产交易管理培训,让村民了解了村集体资源资产的交易流程、监督机制、违规处罚等细则,让相关的交易不再神秘。
太子河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督促区农业农村局开展全区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排查,累计发现问题14个,其中,固定资产未及时入账问题11个,资源资产处置程序不规范问题3个。严格对照《太子河区村级资产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围绕资产清查全面性、经营行为规范性、处置程序合规性、管理制度健全性四个维度,细化整改路线图,对发现问题实行销号管理,明确整改时限,确保整改实效。
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排查全区“三资”问题
“守护集体资产,就要从‘针尖大的窟窿’防起,用制度的‘铁篱笆’挡住‘钻空子’的手,让乡村振兴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太子河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