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加强体系建设 促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发布时间:2023-12-04 09:10    来源:辽宁省纪委监委
分享到:

辽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郭云峰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市场主体的培育之土、生命之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和省纪委监委关于营商环境监督行动的部署要求,树牢“环境决定成败”的理念,自觉扛起营商环境建设主体责任,坚决打好打赢新时代“辽沈战役”营商环境关键仗。

落实政策保障体系,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急企业所需找政策。坚持系统观念,把准国家政策导向、支持方向和资金投向,用足用好用活上级政策,握紧政策“接力棒”,打好政策“组合拳”,推动助企惠企政策横向集成、纵向联动,更好发挥政策最大效应,确保企业应享尽享、应享快享。解企业所难送政策。“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上门答疑解惑,千方百计提高政策知晓度,确保政策直通基层、直达企业,让企业“听得到”“看得懂”“够得着”。想企业所盼定政策。找准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对症开方、因企施策,确保政策既有含金量、更接地气,发挥“精准滴灌”“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抓实政务服务体系,高效便捷、精准细心。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坚持放宽准入、放活政策、放手发展,落实和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制度,持续简化办事流程,推出“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编制《办事不找关系指南》,让“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程”“去最少的部门”“交最少的材料”成为常态。做好监管服务的“加法”。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实施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持续推动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提升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做好优化服务的“乘法”。强化数字赋能,依托新型智慧城市大脑,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以“小切口”为突破,丰富“服务群众、服务企业、城市精细化管理”三个维度智慧应用场景,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最大程度便企利民。做好刀刃向内的“除法”。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扎实做好省委营商环境专项巡视整改、政府系统突出问题整改、损害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的“后半篇文章”,打通政务服务的“堵点”,清除以权谋私的“痛点”,坚决打赢营商环境问题“万件清理”行动歼灭战。

做实结对帮扶体系,亲清与共、政企连心。畅通企业诉求渠道。进一步提升“12345”热线、民心网政务服务水平,推广“12345+网格”机制,充分运用民生诉求大数据辅助决策,建立健全各级党委政府与企业家定期沟通机制,完善与企业沟通交流、意见征询、政策传导、意见反馈等工作平台,健全企业家参与重大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主动听取企业、商会意见建议。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严格落实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树起政商交往“红绿灯”。深入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行动,坚决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到,无难不烦、有难必解”,与企业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切实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增强企业家群体身份认同感和社会荣誉感,积极营造政府重商、社会崇商、发展靠商的人文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常抓常新的系统工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将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聚力建设宜居宜业新辽阳,为辽宁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贡献辽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