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灵山脚下“春意”浓

发布时间:2023-05-10 15:39     来源:葫芦岛市纪委监委

4月7日,葫芦岛市连山区山神庙子乡凉水井子屯格外热闹。河道里,钩机翻飞,忙着清淤清污;屯中主路上,铲车穿梭,清运垃圾频繁往复。短短一天时间,小山屯清清爽爽,河套里碧波畅流。而这里,距离4A级灵山景区不足千米之遥。

围观村民啧啧称叹:“说到办到不忽悠!这巡察,靠谱!”从半信半疑到拍手叫好,小山屯展换新颜的背后,是葫芦岛六届市委开展第四轮巡察工作的踏实行动。

4月4日,春寒料峭,细雨霏霏。市委第三巡察组冒雨下沉走访,眼看着灵山在望,风景如画,但山下小屯的景象却格格不入。作为曾经的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市文明村镇,凉水井子屯是通往灵山的必经之路,凉水井子河就位于公路之畔。伴着淅沥春雨,只见河泥淤堵,垃圾滞浮,河道内脏乱腐臭;而屯中主路两侧,两条狭长的“垃圾带”蜿蜒而下,不时随着风雨飘流入河。

河道治污和生活垃圾清理是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巡察组当即调度乡、村现场办公,研究凉水井子屯环境整治问题。当天下午,督导相关职能部门对凉水井子河治污问题拿出解决方案。次日,第三巡察组针对群众生活环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实际情况,将该环境问题移交连山区检察院。4月6日,《检察建议书》送达,涉事部门迅速行动,调集清污清淤设备入场,小山屯当即变了模样。

“四不两直”沉潜而下,“巡检合围”传导压力,葫芦岛市委直击问题迅捷行动。在“民呼我应”中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把脉问诊,形成有效巡察震慑。第三巡察组创新发挥巡察监督和检察监督的监督合力,形成合围之势,不仅推动立行立改,更注重强力整改、全面整改、长效整改。现已推动有关部门加速凉水井子村美丽宜居村项目进程,健全完善沿河建护栏、增设垃圾池等项目设计内容,推动落实河长制,确保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有效扭转。

凉水井子河泛起了清波,十里之外,山西村石佛沟的132位村民心里也升腾起希望:困扰他们三年之久的“断头路”终于要通了。

石佛沟里共有63户村民,由于地理原因,全屯老少进进出出都靠着一条4里长的田间路。既是出村路,又是进村路,还是田间作业路,这条路对于石佛沟村民可太重要了。偏偏就是这条路,三年来,令村民们叫苦不迭。

由于年久失修,道路破损,2021年该路被纳入新改建道路计划。村民们满心欢喜盼着新路畅通,但由于疫情原因,施工20多米后就停了工,这一停就是三个年头。原有的路面为施工需要全部刨除,变得坑坑洼洼颠簸不堪,遇有冰雪天气,更是寸步难行。

“这破道,卖豆腐的都不来!没等进屯呢,豆腐颠稀碎!”村民们提起往事就叹气。

眼见民需“坐不住”,为民纾困“等不起”。市委第三巡察组当天组织召开乡镇党委书记和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碰头会,明确要求立行立改,加速贯通“断头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4月7日,议定调拨资金60万元,只待升温回暖,立即开工建设,将一段曾经的“断头路”化作了如今的干群“连心桥”。

解决山乡人民出行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先决条件。葫芦岛市委巡察练就“宽肩膀”,挺起“铁脊梁”,不断强化巡察监督,积极行走于城乡巷陌,将政治巡察的宗旨贯彻,将为民巡察的理念践行,推动上级各项重要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闰二月的山神庙大集,车水马龙。“听说,这市场占道经营的事儿也要解决啦!”“路清了,气儿顺了,大道越走越宽啦!”赶集村民的喜悦溢于言表,灵山脚下,清风拂面,春意正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