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上门反馈 有效化解“重复访”
——辽阳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扎实开展“微腐败”大清扫
“咱们又见面了,你们今天来,是给我答复的吧。”
“是的,王大爷,您反映的问题,我们都一一做了详细的核查。考虑到您的年龄和身体情况,我们以您的时间为主,到您家里见面,答复反馈案件办理情况。我们还给您带了些水果、牛奶,祝您身体健康!”
简单亲切的话语,感动了老人的心。核查人员宣读结果后,老人高兴地说道:“谢谢你们,感谢你们辛苦工作。”
这一幕发生在辽阳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到举报人王某某家中答复反馈办理结果。
“某单位工作人员单某某,在办理养老保险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优亲厚友,为不符合参保条件的亲友办理养老保险……”这是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收到委机关信访室转来的王大爷实名举报线索。
据了解,85岁的王某某,患有严重听力障碍,从2011年开始,就多次实名举报单某某在办理养老保险过程中优亲厚友问题,属于多年的“重复访”案件。
接到任务后,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高度重视,立即集体研判,成立核查组,及时对本组负责的“微腐败”大清扫问题线索进行认真梳理,确定案件主办人。
当核查组了解到举报人王某某特殊的身体状况后,就积极主动联系了王某某的女儿,约定在其下班后,共同到举报人王某某家里,由其女儿在场全过程向王某某转述谈话内容,当面核实举报材料有关情况。
核查组通过多种方式调查,了解核实,查实了举报内容与事实不符。案件办理结束后,因王某某拒绝见面,为进一步消除其思想顾虑,核查组又协调王某某所在社区联系本人。同时,再次约其见面前,先由其女儿告知办理结果,舒缓其父亲情绪,关注其身体状态,在此前提下,核查组到举报人王某某家里完成了答复反馈工作。
“核查组的同志多次到我父亲家了解情况、反馈办理进程、答复反馈办理结果。真正把我们群众的利益放在了首位,让我们感到了纪检监察办案的‘温度’。”举报人王某某女儿说。
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组长说:“我们考虑到王大爷身体和年龄因素,上门见面说明调查结论、政策依据,入情入理,耐心细致说服举报人王大爷,同时表达了对老人家的尊重和关心,也感谢对党委、政府工作的关注。”
蠹众木折,隙大墙坏。“微腐败”啃食的是群众利益,破坏的是群众对党的信任,动摇的是党的执政根基。辽阳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在开展“微腐败”大清扫工作中,梳理甄别问题线索,规定办案时限,定期分析案件走向,判断证据逻辑,步步压实责任,解决难点堵点问题,采取“面对面”上门反馈,及时澄清正名,做出廉洁提醒,并向所在党组织通报调查情况,让真正干事创业的人不伤心、有信心。
净化基层政治生态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下一步,辽阳市纪委监委将继续扎实开展好基层‘微腐败’大清扫行动,提升群众满意度,严格落实信访举报工作有关规定,及时反馈信访人调查处置情况,征询举报人的意见建议以及对办理结果的满意度,让信访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有效化解基层‘微腐败’信访难题。”辽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