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辽宁纪检监察网>>理论阐释

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激发全面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4-06-11 08:51    来源:辽宁日报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必然要求。要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为着力点,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引擎,以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以绿色发展为依托,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尤其要以颠覆性技术及前沿技术的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当前,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加快设立企业科技研发专项,建设企业创新平台和企业集群,落实科技型企业培育壮大工程。要加强研究各行业、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问题,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建设现代化协同创新生态体系,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要统筹推进重点实验室群和基础科学中心建设,推进先进光源、超大深部工程等大科学装置研究。要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人才培育体制机制,促进教育、科技与人才协同融合发展,不断激发科技人员创造力。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既是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和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的战略选择。应依托资源禀赋优势,立足自身平衡“新”与“旧”的关系,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集聚力量加快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数智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制造业数智化转型的过程就是应用“5G+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智慧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我省要发挥好基础优势和科教资源优势,锚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的目标任务,有效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通过数智化转型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同时,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

坚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通常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具有知识技术密集、高效低耗等特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注重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要着重打造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集成电路装备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催生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深海科技等产业领域。围绕细胞治疗、深海深地开发、柔性电子等领域培育一批引领产业变革的未来产业,健全对科研成果产品化和产业化的支持机制,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以绿色发展为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绿色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坚持绿色发展,要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绿色生产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呈现出绿色、协调、可持续的特征。加快制造业绿色化步伐,致力于培育更多省级以上的绿色制造示范企业,深入推进绿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奠定基础,打好“低碳转型”持久战。打造从绿色采购、绿色制造到回收利用的绿色供应链体系,实现资源利用循环化及产品供给绿色化。构建完善的绿色治理体系和市场机制,落实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大力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活动,对符合条件的绿色技术攻关项目予以税收减免和政府补贴等政策支持,使市场主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自觉遵守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

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为了增进民生福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意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汇聚绿色发展合力。企业要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满足人们对于低碳环保产品和绿色发展的需求,为市场提供多样化、绿色化的优质产品。通过节约自然资源、修复和保护生态资源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始终坚持把绿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大力支持沈阳、大连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稳步推进碳达峰工作,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清洁低碳转型,创建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辽宁。

【位涛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省社会主义学院)】